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回复: 6

前苏联是二战胜利的最大功臣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4807
发表于 昨天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是一个奇葩的国家。一方面在尽可能摆脱前酥联留下的“红色印记”。例如推倒斯大林雕像,改变政治体制,修改地名,公布部分历史事实,取缔一些前酥联的庆祝活动甚至政治清算等等。另一方面又在小心翼翼的保护前苏联留下的部分政治遗产并引以为荣。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胜利日阅兵更像是一种信仰和精神鸦片。虽然1945年5月德国确实向美、苏、英、法四国联合投降,但最终只有苏联(今天的俄罗斯)将“5月9日”作为国家级“胜利日”,并发展出每年阅兵的传统。

有人会说,前苏联是二战胜利的最大功臣。证据就是前许联最早攻入柏林并一举拿下柏林的标志建筑国会大厦。那张苏联红旗飘扬在柏林国会大厦上的照片,也成为众多宣传海报和历史教科书上的主要画面。相关故事背景还被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这也是数十年来最令俄罗斯人骄傲的历史一幕。

但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以当时的苏联,其实并不具备独立战胜和第一个攻入柏林的条件。这颗胜利的果实其实是被美、英、法盟军联手奉上的。1944年6月成功解放北非后,盟军主力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并开辟西线战场。
这时候的东线战场上,得到了美国援助的苏联正在准备开始大规模反攻。
诺曼底登陆让德国感受到直接的威胁,因为美英联军距离柏林比苏联更近,德军兵力被迫从东线调往法国,这就为苏军的大举推进创造出绝佳机会。
1945年2月各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一致:战后德国和柏林将被分成四个占领区。
盟军更关注德国南部和西部工业区的占领,尤其是莱茵河流域和南德经济区。
而柏林则被美国视作“价值不大”的目标,于是约定在德国统一前,柏林将由四国占领。
德国被分裂,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条件”。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谁抢先攻入柏林,谁就会在战后利益分配和话语权上占据优势。如果按照蒙哥马利元帅的构想率先对鲁尔北面发起进攻,将占据进入柏林的最短路线。
丘吉尔也非常希望英美盟军能先于酥联占领柏林。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考量,更有深刻的政治战略意图。
因为丘吉尔在二战后期已经对斯大林产生严重怀疑。他担忧苏联借“解放”之名,将整个东欧纳入控制范围。
如果让苏联“独占柏林”,则会让苏联在欧洲大陆占据主导地位,而欧洲人骨子里是防范和看不上这些披着苏联外衣的鞑靼人的。
为了不使英法等国在未来欧洲安全秩序中失去平衡支点,丘吉尔倾向于以英美力量稳定德国、制衡苏联。
在1945年3月28日的电报中,丘吉尔向罗斯福表达:“如果让俄国人抢先占领柏林,这场战争的政治胜利就不属于我们了。”
但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不想破坏其与斯大林的亲密关系,坚持用允许苏联率先进入柏林换取日后苏军能对日宣战。
盟友的分歧和政治妥协让丘吉尔感到无比愤怒和沮丧,最终,美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选择放弃强攻柏林,转而将其“交给”苏军。
类似的蠢事,美国在历史上干了不止这一次。这一结果对战后的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塑造了二战结束后长达数十年的冷战格局。


而彼时的希特勒依然坚信西方盟军会与苏联发生冲突,幻想与西方盟军单独和谈。
毕竟欧洲国家的血脉中总有扯不清理不明的关系,大家还都愿意保留有那么一点绅士风度。
结果导致德军将大量精锐力量部署在西线,使东线更加薄弱,这就间接加速了苏军的推进步伐。
到了1945年4月,德国在战争资源严重枯竭,士气低落,作战意志大幅下降的境况下节节败退。
柏林战役时,苏联最高统帅部集中了3个方面军,总共约250万人、4.16万门火炮、6250辆坦克、7500架飞机。兵力和武器数量已经远超德军。
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苏军不计伤亡地强攻硬打,力求迅速占领柏林。朱可夫甚至与科涅夫的部队互相竞争,以求抢到首功。

说到攻占德国国会大厦,苏军的做法也非常苏联。
当时的国会大厦里约有100名党卫队员。此外还有部分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和陆军残兵。
根据苏军的战后报告,核心守军约300–500人,主要是集中于楼内狙击和机枪阵地。
加上外围支援火力总计不超过1000人。按照苏军进入柏林后一路重炮开路的风格,完全不必付出太大的人员伤亡。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苏军为攻占国会大厦共动用了步兵3个团级单位,超过万人和炮兵火力支援,在付出了近2,000条年轻生命的巨大伤亡后,最终耗费了将近3天才彻底占领。
但是在苏军的战争字典里,人命并不是太值得考虑的范畴。苏联需要一场“剧场式的胜利”来宣告战争终结。


能够如此对待己方士兵的生命,对待德国平民自然不会手软。
在1945年4月16日至5月2日的柏林战役期间,苏军大量使用重炮、火箭炮(喀秋莎)、坦克直射和空袭进行攻坚作战。
导致约有12万平民死于战火直接波及,以及因建筑倒塌、火灾、医疗崩溃和断水断粮等战时人道灾难。
苏军进入柏林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报复性暴行,包括:系统性的强奸、掠夺、暴力报复。
其中女性受害人数极其庞大。历史学家估算约有10万至20万女性遭受性暴力,其中大量人因羞辱、自杀或医疗条件恶劣死亡。
因为国会大厦是“纳粹德国权力的象征”。所以斯大林将占领国会大厦视为“征服德国”的政治胜利。
根据斯大林的要求:“要在柏林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方插上酥联红旗!”
所以在最后时刻,苏军政治部、战地记者、摄影师都被要求就位。而
那张最著名的照片是由苏联战地摄影师Yevgeny Khaldei拍摄,照片后来被命名为《胜利的旗帜》。
Khaldei代事后坦言,这幅照片是受到美国著名摄影师Joe Rosenthal拍摄的《硫磺岛升旗》的“启发”。


1945年5月2日国会大厦被攻占的当日,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但是现场非常混乱。
Khaldei为了拍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指导士兵重新表演了“插旗”的动作并拍摄了一组照片。
Khaldei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苏联红旗,并根据宣传的需要,找了格鲁吉亚裔苏军士兵Meliton Kantaria和俄罗斯士兵Mikhail Yegorov共同完成。
现场还有另外一名士兵,因为是政工干部,所以被官方宣传刻意淡化了。
这张照片后来也被苏联宣传部门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作为照片前景的士兵手腕上带着两块手表。
被认为不符合苏军形象,所以被“修饰”掉了。
其实最早版本的照片中,苏联士兵戴了3块手表。一只手腕上2块,另一只手手腕上是1块。
毕竟,苏军在进入柏林以后令人发指的掠夺和强奸并不算什么秘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2022年大鹅军队入侵乌克兰的时候会抢夺洗衣机作为战利品,这些都是前苏联的老传统了。

1945年德国投降的历史节点实际上有两个时间点:5月7日,德国首先在法国兰斯向盟军(美英法)签署了投降协议。
但没有到场的苏联表现出极为愤怒,要求重新签署。
于是在柏林时间5月8日晚(莫斯科时间5月9日凌晨),德国再次在柏林签署一份对苏联“单独有效”的投降书。
就这样,德国在2天的时间里投降了两次。
所以,西方国家纪念的是5月8日“欧洲胜利日”(V-E Day),而前苏联及现在的俄罗斯纪念的是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
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俄罗斯和欧洲形式上的“共同胜利”,实质上的“各自纪念”。


不把这段历史讲出来,很多人会以为苏军率先攻入柏林,全凭自己的实力。毫无疑问,前苏联在二战中为战胜纳粹德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付出了大量生命的代价,但也不应该忽视的是这些代价背后的真实历史。

时间转瞬到了叶利钦时代。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政府一方面极力去苏联化、去意识形态化,试图摆脱前苏联的象征符号,却刻意保留了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这一仪式性的政治遗产。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卫国战争胜利日已经被前苏联描绘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这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少有的可以以领导者姿态站在“国际胜利者阵营”的高光时刻,作为一种全民共识,新生的俄罗斯政权更需要用其肯定自己继承前苏联衣钵的合法地位。
所以,胜利日及其相关历史就成为了俄罗斯从前苏联政治遗产中保留的“选择性记忆”。
5月9日的胜利日纪念活动更是成为俄罗斯对外宣示“正义”和“国际反法西斯领导者”形象的重要窗口,对西方世界,尤其德国和东欧国家而言,反复提醒这一“历史性胜利”还有助于俄罗斯维护其大国影响力。
毕竟与苏联当年的辉煌相比,如今的俄罗斯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神话”!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时刻,更需要用阅兵这种历史仪式重新包装出“俄罗斯的民族自豪”。
让俄罗斯人忘记因为侵略乌克兰招致国际制裁后导致的经济断崖式下跌,因为这只是莫斯科认为的必要的“代价”。沉迷于战争的人们需要在再一次的群体狂欢中得到麻醉。

在俄罗斯刚诞生的时候,胜利日活动是一个最低成本提升凝聚力,同时也是代表了最大公约数的国家象征。
而对于因发动侵略战争导致陷入困境的大鹅来说,高调纪念胜利日让世界感觉到的并不是在纪念和平,而是强调“俄罗斯赢了”。
是一种带有强烈的展示国家实力和战争潜力的目的,以及浓郁民族主义色彩的叙事。
无论是5月8日“欧洲胜利日”,还是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初衷都是为了“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让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同时让世界记住,侵略者是可耻的,下场也必然是可悲的!
大鹅试图用阅兵宣示武力威胁整个西方世界,只能落得一地鸡毛。
本质上不过是为侵略编造合法性借口,打压国内反对声音罢了,真正的胜利只会属于热爱自由的乌克兰!

其实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西方对于“胜利日”的态度与俄罗斯完全不同。
西方会回避把战争描述成荣耀,不会采取夸张化表达,而是强调和平与反思。
大鹅则是借此机会对西方展示武力和政治团结。
对西方来说,二战的胜利是“结束战争”,但对于大鹅来说,胜利就代表了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定位”,并将其视为“大俄罗斯帝国复兴”的开始。
正是因为这方面的不同,才让大鹅倾尽国力也要把阅兵活动办的越来越隆重。
如果这剂金刚大力丸的效力降低怎么办?回答是,加大剂量!
前苏联的遗蜕,终于成了后人们甩不掉的历史负担。走不出的历史轮回。
俄罗斯人民的苦难还远没有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4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7806
发表于 昨天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熊就会感觉熊非常奇葩!哈哈,

早年如果英佬接受熊作为“兄弟”,熊就会认大哥,跟英佬走,问题是英佬就不要他,二战前阿斯千方百计过去结盟,没有成功,就是不要他,

二战后:想与骚鸟做兄弟,90年代做了几年兄弟,“熊样”一漏出,又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6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536
发表于 昨天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大概八成德国佬是让俄国人干掉的

点评

非洲军团,驻意大利等地的才多少个师,东线多少个师,不能比  发表于 昨天 21:33
德军主力在陆军,陆军主力在东线,三大集团军群,在东线伤亡的比八爷说的那些多多了  发表于 昨天 21:31
整个非洲军团,南欧部队,整个德国海军、空军,住意大利,法国部队,诺曼底守军,阿登反击战的军队,还有死于汉堡、德累斯顿,鲁尔水坝侉子  发表于 昨天 15:19
这是俄国人说的,就像说莴笋大部分死于中国,其实是死于太平洋战争  发表于 昨天 1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5-14 01:28 , Processed in 0.11681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