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回复: 0

真空镀膜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7580
发表于 昨天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空镀膜技术》
作者:张以忱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50205(2009年版);9787502466381(后续版本)
特点:
系统性强,涵盖真空镀膜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设计、工艺操作及维护。
适合真空镀膜行业从业者、材料工程、应用物理等领域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
内容包括真空基础知识、蒸发镀膜、溅射镀膜、离子镀膜、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技术。

《真空镀膜原理与技术》
作者:方应翠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98987
出版年:2014年
特点:
侧重物理基础与技术原理,深入解析薄膜生长机制、等离子体物理、真空获得与测量等核心问题。
适合作为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专业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真空镀膜技术与应用》
主编:田灿鑫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969792
出版年:2024年
特点:
注重工程应用,详细介绍了工模具涂层生产线(如TiN、CrN、AlCrN涂层)、纳米复合涂层、高熵合金涂层等前沿技术。
含大量实际案例,适合从事表面工程、材料改性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薄膜光学与真空镀膜技术》
主编:王治乐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336961
出版年:2013年
特点:
重点探讨光学薄膜的设计与制备,包括减反射膜、高反射膜、滤光片等。
适合光学工程、光电子器件研发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真空镀膜》(“真空科学与技术丛书”)
作者:李云奇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27808
出版年:2012年
特点:
突出近代技术进展,系统性强,强调实用性。
内容涵盖蒸发源与溅射靶设计、薄膜性能检测、工艺环境要求等,适合技术人员和研究生使用。
可作为“真空科学技术丛书”的配套读物(如《超高真空》《真空冶炼》等)。

《真空镀膜技术与应用》
作者:陆峰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02455
出版年:2022年
特点:
系统阐述真空镀膜的理论与工程实践,重点介绍金刚石薄膜、硬质涂层(如TiSiN、TiBN)的大面积制备技术及性能评价。
适合作为材料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书。

关键差距:国产设备多采用单室结构,而国外设备已实现多室、多源系统(如美国Varian公司的Quantum磁控溅射源),膜厚均匀性可达±3%以内,生产效率更高(45~90片/小时)。
材料与部件依赖:核心部件如电源、真空泵仍需进口,需加强国产供应链(如高纯度靶材、耐腐蚀真空室材料)。

均匀性与附着力问题
现象:镀膜层烧蚀、颜色不均或脱落。
解决方案:
调整工件与蒸发源距离,控制真空度(≥9×10⁻⁷mbar)及蒸发参数(如电压、时间)。
优化磁场设计,采用旋转基片或多靶材并行溅射技术。

设备精度与自动化
改进方向:
磁控溅射源:引入Quantum磁控溅射源,提升台阶覆盖均匀性。
基片加热:采用背面气体加热方式,提高温度均匀性(400~550℃)。
自动化控制:开发中央传片机械手,实现盒到盒自动上下片,减少人工干预。

国外在真空镀膜设备领域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高精度镀膜技术、智能化控制、多功能复合设备、高效生产与连续化工艺、环保与绿色制造以及材料与工艺的深度结合等方面。

高精度与原子级镀膜技术
分子束外延(MBE)与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
技术特点:在超高真空条件下,通过分子束或原子束直接喷射到单晶基片上,逐层生长薄膜,实现原子级精度的超薄层量子结构材料(如超晶格、多量子阱)。
应用场景:半导体器件(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光电子器件(LED、超大显示屏发光元件)。
优势:衬底温度低、膜厚可控(单原子层级别)、组分和掺杂浓度可动态调整。
案例:美国Veeco公司的MBE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合物半导体(如GaN、GaAs)和量子器件的制备。

脉冲激光沉积(PLD)
技术特点:利用高能激光轰击靶材,将物质蒸发并沉积在基片上,适用于复杂化合物薄膜(如高温超导材料、生物涂层)。
创新方向:优化激光参数(脉冲频率、能量密度)以提高薄膜均匀性;结合原位监测技术(如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实时控制生长过程。
应用领域:超导薄膜(NbN、Nb₃S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物医用涂层。
案例:美国IBM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开发基于PLD的高温超导薄膜(如钇钡铜氧YBCO),用于量子计算器件。

原子层沉积(ALD)
技术特点:通过交替通入气相前驱体,在基片表面发生自限制化学反应,逐层沉积薄膜(单原子层精度)。
创新方向:开发新型前驱体材料(如用于半导体栅极氧化层的高介电常数材料);与卷对卷工艺结合实现柔性基材的大面积镀膜。
案例:荷兰ASML的极紫外(EUV)光刻技术中,反射镜系统采用多层Mo/Si薄膜(厚度精度达亚纳米级),由ALD技术实现。

多工艺集成设备
技术特点:将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原子层沉积(ALD)等工艺集成于同一设备,实现多层复合薄膜的高效制备。
案例:日本爱发科(ULVAC)开发的多功能镀膜设备,支持溅射、蒸发、离子镀等多种工艺切换,适用于光学薄膜、半导体器件等复杂结构。
动态修正技术
技术特点:通过可调式修正板或机械臂动态调整镀膜区域,补偿基片形状差异或工艺波动,确保膜厚均匀性。
创新方向:结合实时膜厚监测(如椭偏仪、石英晶体微天平)实现闭环反馈控制。

卷对卷(R2R)真空镀膜技术
技术特点:针对柔性基材(如PET薄膜、金属箔)开发连续卷绕镀膜工艺,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案例:美国Applied Materials的柔性OLED显示屏镀膜设备采用高速卷绕技术,支持大面积均匀镀膜。
高真空多腔室协同设计
技术特点:通过分室操作(如预处理室、镀膜室、冷却室)实现基材连续传输,减少工艺周期。
优势:适用于光伏电池(HJT、钙钛矿)、锂电极材料等规模化生产需求。

低温镀膜工艺
技术特点:开发低温等离子体辅助镀膜技术,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热敏感基材(如塑料、生物材料)的损伤。
应用:柔性电子器件、生物医用涂层。
靶材利用率优化
创新方向:改进磁控溅射靶的磁场分布设计,提高靶材利用率(如环形靶、旋转靶);回收未沉积的镀膜材料。
无毒镀膜材料
技术趋势:替代传统含重金属(如镉、铅)的镀膜材料,开发环保型替代品(如基于锌、镁的透明导电膜)。

超导薄膜与量子器件
案例:美国IBM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开发基于MBE的高温超导薄膜(如钇钡铜氧YBCO),用于量子计算器件。
生物相容性镀膜
应用:在医用植入物(如钛合金人工关节)表面沉积生物活性薄膜(如羟基磷灰石),促进骨整合。
自清洁与功能化涂层
案例:德国BASF开发光催化TiO₂涂层,结合真空镀膜技术应用于建筑玻璃,实现自清洁和抗雾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7-6 19:09 , Processed in 0.0870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