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回复: 0

医疗器械行业跳到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可行性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90078
发表于 昨天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通人哪个会张口闭口就“赛道”“赛道”的,只有互联网IT那帮人才有这个毛病,所以这家伙是鸡窝的托吧。

会那些软件狗屁不顶,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包括机械设计、运动控制、AI 算法三大模块。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积累(如生物力学、传感器设计、临床合规经验)可部分迁移至医疗机器人领域,但需重点补足以下领域:
机器人运动控制:需掌握多体动力学建模、模型预测控制(MPC)、强化学习等算法,例如通过学习 ROS 框架下的轨迹规划与 PID 控制实现机器人平滑运动。
硬件系统工程:熟悉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选型,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如 Jetson 平台)与传感器融合技术(激光雷达 + 视觉 + IMU)。
端到端模型部署:学习视觉 - 语言 - 动作(VLA)大模型在机器人上的实时推理优化,例如将 YOLO 目标检测算法与机器人末端控制结合。


医疗设备在极为严格的法规环境下运行(例如美国的FDA或欧洲的MDR),不容许任何失败。这种经验对于机器人领域,尤其是那些将与人类协同工作的系统而言,具有极高的价值。强调在质量管理体系(QMS)、风险分析(如ISO 14971)以及软硬件鲁棒性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将成为显著的竞争优势。
软硬件集成能力:医疗设备本身就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机器人高度相似。他拥有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以及使其在关键任务环境中协同工作的软件的实际操作经验。
精密性与人机交互:设计与人体接触或在人体上操作的设备,需要对精密工程和人因工程有深刻理解。这种能力可直接迁移到机器人设计中——无论是用于灵巧操作物体的机器人,还是用于在以人为中心的环境中自主导航的机器人。


你是更倾向于硬件控制系统、AI认知、产品开发,还是研发工作?
基础学习:

数学:重点掌握微积分(运动轨迹优化)、概率论(传感器噪声处理)、刚体力学(机器人受力分析)。
编程:Python(NumPy/SciPy/Matplotlib)用于算法验证,C++ 用于实时控制系统开发,推荐通过 LeetCode 练习数据结构与算法。



机器人核心技术基础: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ROS 2):这是行业标准的中间件,他必须掌握。目前有许多优质的在线教程和课程可供学习。
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解机器人如何运动(正向/逆向运动学)以及涉及的力学原理,是机器人学的基础。
控制理论:诸如PID控制器等概念他可能已熟悉,但他应进一步深入学习针对机械臂和移动机器人的现代控制策略。

具身智能中的“人工智能”部分:这是最需要弥补的短板。


机器学习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Python 以及核心机器学习库(如 scikit-learn、Pandas、NumPy)。
深度学习: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他应重点学习:
计算机视觉(CV):掌握 OpenCV 等工具,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在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和场景理解中的应用。这是机器人“看见”世界的方式。
强化学习(RL):这是许多现代机器人通过试错进行学习的核心方法。关键概念包括 Q-learning、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s),以及 PPO(近端策略优化)和 SAC(软演员-评论家)等算法。
Transformer 模型:虽然最初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但如今 Transformer 已广泛应用于视觉领域(如 ViT,Vision Transformer)和机器人决策系统中,因此具备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将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医疗器械从业者可重点关注医疗机器人细分领域,例如:
手术导航机器人:需融合医学影像处理(如 CT/MRI 配准)与机器人精准定位技术,医疗器械行业的临床合规经验(如 NMPA 认证流程)可直接复用。
康复机器人:傅利叶智能从康复机器人转型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案例表明,医疗场景积累的患者数据与康复医学知识是核心壁垒。
护理机器人:结合老龄化需求,开发具备生理监测(如心率、体温)与情感交互功能的智能设备,需熟悉医疗级传感器设计与数据隐私保护(如 HIPAA 合规)。


面试时

项目管理: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流程可类比机器人产品合规认证(如 CR/CE)。
跨学科协作:医疗团队沟通经验可转化为机器人研发中算法、硬件、临床团队的协调能力。
数据驱动:医疗设备的临床数据分析能力可迁移至机器人训练数据集构建。


但其实从医疗器械行业转向医疗机器人 + 人工智能领域才是最优职业过渡路径,既充分利用专业背景,又契合行业技术升级趋势。

算法工程师:需同时掌握医疗影像处理(如 DICOM 格式解析)和深度学习模型(如 YOLO 目标检测在手术器械识别中的应用)。例如,杭州唯精医疗机器人的图像算法工程师职位要求 “有医疗机器人开发经验者优先”,并需精通 LLaMA 等大语言模型。
系统集成工程师:主导手术机器人多子系统(机械臂、影像导航、力反馈)的协同,需熟悉医疗设备通信协议(如 DICOM、CAN 总线)和实时控制系统(如 ROS 2)。泽充生物的手术机器人项目集成总监职位明确要求 “3 年以上手术机器人开发经验,需参与完整产品开发周期”。
产品经理:负责将技术方案转化为临床可用产品,需协调算法、硬件、临床团队,制定需求规格说明书(如手术机器人的操作延迟需 <10ms)。鱼跃医疗的 AI 语音机器人产品经理职位要求 “熟悉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具备从 0 到 1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
临床应用专家:设计临床试验方案(如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收集数据优化算法。至微医学科技的医美机器人研发岗位强调 “有穿手术刺导航、超声等方向经验者优先”,这类经验通常来自医疗器械临床支持岗位。
行业分析师:跟踪政策动态(如 NMPA 对医疗机器人的分类界定)、技术趋势(如 5G 远程手术),撰写市场可行性报告。康诺思腾的战略团队成员多具备医疗器械咨询或投行背景,能精准分析医疗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
知识产权顾问:布局核心专利(如手术机器人的力控算法、影像配准技术),需熟悉医疗领域的专利侵权判定。微创机器人在腔镜、骨科等领域的专利布局,其团队中约 30% 成员有医疗器械 IP 管理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8-12 16:36 , Processed in 0.09377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