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28|回复: 19

说一个关于锥孔过盈配合的话题

[复制链接]

6

主题

42

帖子

19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9
发表于 2016-9-1 2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有不少紧凑型的减速箱,为了传递大扭矩,在孔轴配合时,会选择锥孔过盈配合。过盈配合看可以理解,毕竟简单的平键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力,但是圆柱孔也可以啊。而且圆柱孔还好加工。为什么要采用锥孔呢?
个人思考之后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也请各位大侠参与讨论,能获得更多提示。
1、锥孔配合压入距离短,同样过盈量,同样的配合长度,相对于圆柱孔,锥孔过盈配合部分的行程很小。极容易安装,又容易拆卸。对表面损伤还小。
2、自动找正。锥孔配合在压入过程中,不容易向圆柱空一样。发生偏斜,导致无法安装。对装配要求较低。
3、可反复应用。过盈配合损坏,只需要使用相同的压入力,还可以形成达标的过盈配合。
请各位大侠讨论,是否还有其他因素?

另外,对于锥度的选择,对不不同工况,应当有最优锥度。目前正在找算法,各位大侠如有兴趣,还望不吝赐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迷茫的维修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我生,日月无限辉煌,山河尽显秀丽;
我死,风云因而变色,草木为之含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64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222
发表于 2016-9-1 22: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苍狼大地 于 2016-9-1 22:09 编辑

以前记的一个笔记的一点东西,贴出来。现在玩小玩意儿,没有这块的实际经验,哈哈。。。

锥形轴设计 - 《Tribological consideration of conical fit assembly of shaft》
1. 锥形轴优点:
          — 轴和Hub之间有良好的定位,且允许零件间的切向调整
          — Shaft-hub之间不存在显著形状突变,应力集中小,疲劳强度高
          — 锥形配合件之间扭矩承载的保持能力较高
          — 扭矩超了后零件之间可相互滑动,起保护作用,防止结构损坏
          — 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2. 缺点:
          — 配合零件的精度要求高 → 成本高,尤其是技术成本。做锥形轴的设计对工程师的要求高。
          — 为形成和调整轴向夹紧力,需增加附加零件,主要用于夹紧力
          — 锥形配合面的磨损将引起扭矩承载能力的持续降低。

点评

好的,谢谢  发表于 2016-9-1 23:12
不好意思,我找了一下,发现自己手头也没有这篇论文了。可以翻墙去google找找  发表于 2016-9-1 23:09
我没有数据库账号,大侠可以把这篇文章发一下吗?  发表于 2016-9-1 2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06

帖子

813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136
发表于 2016-9-1 22: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锥配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配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加工设备上的各种刀座。而且这种锥配还有特定的系列,莫氏锥度。
锥配,本质上说是一个过定位配合。有些种类的螺纹,也是锥配的延伸。一般设计人员在选用锥配时,往往还会在图纸上注明,针对锥配,需要检查单位配合面积上的接触区比例,以保证制造的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2

帖子

19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9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22: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两位大侠的回答,目前我见到的结构是锥孔加平键。看了@苍狼大地大侠的“轴和Hub之间有良好的定位,且允许零件间的切向调整”。觉得锥孔安装时,也可以避免安装偏斜。在未达到过盈的时候,平键起到导向键的作用。不容易使平键开始就带上装配应力
我生,日月无限辉煌,山河尽显秀丽;
我死,风云因而变色,草木为之含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06

帖子

813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136
发表于 2016-9-1 23: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frazil 发表于 2016-9-1 22:36
谢谢两位大侠的回答,目前我见到的结构是锥孔加平键。看了@苍狼大地大侠的“轴和Hub之间有良好的定位,且允 ...

为什么在锥配之外一定要带一个平键?从结构上来说,键槽会弱化结构强度,而锥配本身是为了提高承载能力,因此,这个键的使用值得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06

帖子

813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136
发表于 2016-9-1 23: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的文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64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222
发表于 2016-9-1 23: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6-9-1 23:33
为什么在锥配之外一定要带一个平键?从结构上来说,键槽会弱化结构强度,而锥配本身是为了提高承载能力, ...

从轴的角度来说,因为键槽的加入,轴强度时减弱了。但是从传递的扭矩来看,加入平键连接以后,结构传递的扭矩为摩擦面传递的扭矩加键联接传递的扭矩,所以承载能力是提高了,同时可靠性也更好,防止打滑。最终结构整体扭矩传递能力取决于轴和联接结构的最小值。

在设计时,连接材料、联接面的表面粗糙度、锥面锥度和锥面接触面积很重要。

分享一个小故事:以前有个电机的转子跟轴配合的结构,小电机,刚开始采用圆形转子+直轴,冷压,在装配的时候很容易就刮出很多屑,导致锥面的摩擦系数不受控,扭矩波动大。后来改成锥面过盈结构,然后转子做成多边型冲片,交互重叠,通过转子冲片的塑性变形提供夹紧力,而不单纯靠过盈量,效果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06

帖子

813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136
发表于 2016-9-2 03: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苍狼大地 发表于 2016-9-1 23:59
从轴的角度来说,因为键槽的加入,轴强度时减弱了。但是从传递的扭矩来看,加入平键连接以后,结构传递的 ...

大侠,不是这样的。摩擦扭矩的传导是优先于面接触的传导的。特别是对于轴向方向延伸的键传递。键连接,考虑装配性,最终是一个间隙配合。而以过盈为基础的锥配和,摩擦力因相对运动趋势而生,即扭矩的发生与衰减无滞后性。而键,除非是过盈键,或者斜键,否则,存在扭矩发生与衰减的滞后。因此,当二者同时使用时,无法谈承载能力是否可以提高。

键链接的好处是定位性高。既包括位置的确定性,也包括转动的相对位置一定性。这点是单一锥配难以达到的。同时,因为定位性高,抗冲击能力更直接。而过盈锥配则必须考虑应对冲击情况下的可能的相对运动问题。另外,因为是过盈配合,温度变化是可能导致摩擦力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使用中应予以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89

帖子

21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47
发表于 2016-9-2 08: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fy99 于 2016-9-2 08:33 编辑

各位大侠是从柱面出发理解这个问题,我是从轴端平面出发的。为了传递4~5kNm扭矩,联轴器又要足够小,设计了这个玩意。
最初是法兰端面之间的磨擦。后来改的锥度,进而保证正压力一样的时候摩擦力更大。没有直接用销子就是前面大侠们说的,可以自由调整切向位置。锥度大小手册里锥形联轴器一章有推荐值。
上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2

帖子

19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7: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6-9-1 23:33
为什么在锥配之外一定要带一个平键?从结构上来说,键槽会弱化结构强度,而锥配本身是为了提高承载能力, ...

这个设计目前我正在努力搞懂,平键的话要是测才知道是不是过盈。目前在轴键槽内不好拆下来,不知道和齿轮孔键槽配合如何。感谢大侠的资料
我生,日月无限辉煌,山河尽显秀丽;
我死,风云因而变色,草木为之含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1-22 08:58 , Processed in 0.11091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