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俄乌战争中,顿涅茨克——波克罗夫斯克(Покровський,旧名红军城)战线爆发冲突,据 X帐号《NOELREPORTS》表示,这是俄军近几周最大规模的机械化攻势,动员约29辆装甲车与各式支援载具,战斗持续6小时左右,乌军成功击退攻势。在攻势前后的48小时内,乌军歼灭了约104名俄军和几台载具。
乌军此次战斗序列包含多支部队。第33机械化旅在此役中成功运用 FPV无人机战术,摧毁12辆装甲车和2辆坦克。X帐号《Special Kherson Cat》表示第93机械化旅也参与了战斗,投入约30辆装甲车。X帐号《Visioner》则称第92机械化旅在战斗中,俘获俄军格鲁乌(Гла́вноеразве́дывательноеуправле́ние, GRU)情报人员。
此外,俄军之前派200名精锐部队渗透进入红军城市中心进行攻击,对守城的乌军造成极大危害,X帐号《The Battlefield》称乌克兰方面已部署隶属于国防部情报总局(GUR)的特种部队,着重打击俄罗斯的情报单位。部分网友指出,虽然乌克兰在此次战斗中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波克罗夫斯克遭夹击的态势仍未改变,若未能达成决定性胜利,可能重演巴赫穆特的沦陷。
随著战事延续,乌克兰本土无人机生产与远程打击能量显著成长。《纽约时报》最新报道指出,一家名为 Fire Point的私人无人机制造商已成为乌克兰最大的此类企业,背后握有约10亿美元的国防合约,并在至少30处秘密工厂生产无人机,改变战场供给格局。
根据该报道,Fire Point生产的 FP-1自杀式无人机以每枚约5.8万美元的成本投放攻击,被用于打击俄罗斯境内长达1,350公里的目标,相较于西方巡弋导弹每枚动辄逾百万美元的价格,FP-1在成本与弹性上具明显优势。FP-1最大航程可达1,350公里、弹头约60公斤,目前被广泛用于乌方约60%的深度打击任务。
报道并指出,Fire Point正研发更大射程的“火烈鸟”型无人机(代号 Flamingo),采用喷射发动机、宣称射程可达2,880公里、弹头重量可达1吨。美国将领大卫·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被引述称该型武器可能“改变游戏规则”,但乌克兰尚未大规模部署该型平台。
在军事行动面,乌克兰官方与俄方的说词呈现拉锯。泽连斯基政府方面表示,其总部已决定扩大对俄联邦领土的远程打击“规模与范围”,显示乌方正有意利用增强的国产与外援火力对敌方更深层目标施压。与此同时,俄方消息来源与军事社群发布的影片显示,乌军无人机在红军城前线上空活动,并警告称在该区域移动车辆风险极高,难以防御此类无人机攻击。
根据《金融时报》( FT)披露,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下令军方要在11月中旬前“全面控制”顿涅茨克州战略重镇红军城(Pokrovsk)。目前据外媒各方报导,乌克兰在东南方前线占据优势,俄罗斯虽宣称“夺回”部分城镇,但被乌方随即打脸反驳。
顿涅茨克战线上,据报导指出,部分俄军部队已进入红军城市区,乌克兰总参谋部也证实,约有两百名俄军突破防线进城。据 X账号“rainbow”消息指出,乌军在48小时内消灭了约104名俄军士兵和数辆汽车,战斗十分激烈。
在南部战场,乌军则持续以精准打击削弱俄军火力。根据乌克兰军方通报,乌克兰国民近卫军第40独立旅第2营在第聂伯河上摧毁了一艘载有俄罗斯登陆部队的快艇,成功阻止敌军试图渡河突袭。
与此同时,一辆乌军 BTR-4装甲运兵车在顿巴斯地区的村庄内开火,30毫米机炮连续扫射俄军阵地,重创对方步兵集结点。
据乌克兰媒体《United24》报导称,近期俄军发生一起友军误击事件。一架俄军Ka-52“短吻鳄”攻击直升机进行无人机拦截任务时,似乎被另一架俄军战斗机误判为无人机,因而开火,导致2名机组人员罹难。X账号《NEXTA》表示,该直升机导航员在去年曾于Ka-52上弹射逃生,如今似乎“难逃一死”。
该报导指出,从俄国入侵乌克兰以来,友军误击已导致俄军损失12架飞机和5架直升机,包括4架Su-35、3架Su-34、2架A-50预警机、一架 Su-27、一架Su-30、一架IL-22M11、两架 Ka-52、一架 Ka-29、一架Mi-24和一架Mi-8。
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Pokrovsk)方向的战况持续升温。据乌军通报,第3“自由”(Svoboda)作战营操作光纤遥控无人机,成功摧毁一辆搭载电子战系统的俄军 BMD-4装甲战车。
同时,一名乌克兰军事记者在报导中提到,军事情势极为紧张,乌克兰国防情报局(GUR)与第425突击团今日疑似在波克罗夫斯克地区发动一场未公开的行动。该记者形容:“我希望这次在波克罗夫斯克的登陆与突击,能以金色字体写入我们的军事史册。参与行动的每一位,都是钢铁般意志与火焰般勇气的战士。”
另一方面,乌军也摧毁俄军刚在波克罗夫斯克入口处纪念碑上悬挂的俄罗斯国旗。目前波克罗夫斯克及周边局势依然严峻。乌军第7空降突击军指出,俄方已在该方向部署约1.1万名士兵,并投入约100辆坦克、最多260辆装甲车与160门火炮与迫击炮,意图包围整个波克罗夫斯克地区。
整体参与此方向作战的俄军兵力约达2.7万人。乌克兰战地前线记者尤利娅·其里延科发布地图:“敌军踪迹已标记,而且情况更加危急。这里是通往米尔诺格勒的路上,局势极其危急。”
部分俄军突击部队已突破市区边界,正尝试向波克罗夫斯克北部与西北部推进。乌方发布的地图显示,俄军可能正执行对该城市群进行包围的行动计划。此外,乌克兰部队于波克罗夫斯克附近成功歼灭一支由29辆装甲车组成的俄军突击纵队,显示乌军仍在激战中展现强韧抵抗力。
俄军近期集中兵力,对顿涅茨克州的红军城地区发起大规模进攻,乌军也调派精锐部队进行防御,双方展开激烈的交战。面对俄军的猛烈攻势,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亚历山大.瑟尔斯基( Oleksandr Syuskyi)也亲自前往红军城前线视察,乌军部队也凭借著缜密的反击行动,持续干扰著俄军的进攻计划。
X推主“david D.”指出,在对红军城地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后,俄军派遣第51军的主力部队试图推进红军城北部地区的战线。然而,该部队却遭到乌军第14旅的猛烈反击并因此受到重创,随后在乌军第14旅以及第7空降突击军等部队的夹击下濒临覆灭。“david D.”表示,如果俄罗斯第51军无法达成推进北部地区战线的目标,俄军试图包围红军城的计划就无法实现,并吞红军城的难度将进一步上升。
与此同时,X推主“NSTRIKE”也称,部分俄军士兵已经成功渗透进红军城的米尔诺赫拉德市,并在该市镇内发动小规模的破坏活动。乌军方面也紧急派遣无人机展开侦查,准备消灭所有入侵的俄军士兵。
X推主“rainbow7852”也引用乌克兰第7空降突击军的作战报告表示,乌军目前正在红军城、米尔诺赫拉德地区与俄军部队激烈交战。虽然部分俄军部队已经成功渗透进红军城,但仍无法巩固自身阵地,俄军部队针对米尔诺赫拉德的机械化进攻也遭乌军击退,至少5辆装甲车、2辆卡车被摧毁,另有14名俄军士兵死亡。
针对俄军大规模进攻红军城的计划,瑟尔斯基在抵达红军城前线后,接受采访称,红军城地区的局势目前仍十分严峻,“但俄军目前仍无法实践包围乌军部队的目标”。瑟尔斯基指出,俄军正在不断进行战术的调整,从原先的大规模部队直接冲击,改为利用城市掩护、避免正面交锋的战法。
瑟尔斯基强调,为了防御俄军的攻势,乌克兰派遣了以精锐突击部队为主、无人机部队为辅的协同作战部队,透过严密的合作行动反击俄军的攻势。虽然乌军已经成功重挫了俄军的进攻部队,但瑟尔斯基认为,红军城地区的激烈冲突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多布罗皮利亚地区的战斗目前仍在持续进行中”。
除了进攻红军城外,俄军也对同样位于顿聂茨克州的重要城市“利曼”发起了突袭行动。推主“NOELREPORTS”指出,乌军“阿尔坦”( Artan)侦察部队近期直接袭击了利曼地区的俄军阵地,透过装甲车的火力直接压制俄军士兵,随后使用手榴弹“清除”了俄军挖掘的战壕,部分俄军士兵也在遭遇袭击后选择主动投降,成为乌军的俘虏。
乌克兰总参谋部表示,无人机部队连夜袭击了位于俄罗斯南部的萨拉托夫炼油厂(Saratov Oil Refinery)。这又是一次成功的远程攻击,萨拉托夫州离乌克兰现有控制区达到2000公里之遥。
萨拉托夫炼油厂隶属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是俄罗斯最古老的炼油厂之一,年产480万吨。昨晚的袭击,是今年秋季该炼油厂第4次成为乌克兰空袭的目标。
这个消息是网络社群先发布火灾影片,然后独立新闻媒体 Astra对影片进行分析,认定遭空袭的目标是萨拉托夫炼油厂。
萨拉托夫州长布萨尔金(Roman Busargin)在电报频道发文称,他已收到国防部的通知,要对该地区可能发生的无人机袭击保持警惕。但他没有说到萨拉托夫炼油厂被轰炸与失火。
不过,萨拉托夫机场昨晚暂时关闭,到了周一清晨才重新开放。
俄罗斯国防部另有报告称,昨晚共击落64架无人机:萨拉托夫州击落29架,罗斯托夫州29架,伏尔加格勒州4架,别尔哥罗德州1架,斯塔夫罗波尔州1架。
近期有消息称,俄罗斯境内多个港口接连遭到袭击,负责出口石油的黑海“图阿普谢”海上码头更被完全炸毁,蕈状云在黑夜中升起,俄罗斯的海运进出口能力也因此受到严重的伤害。
X推主“ITDUDE Fella”指出,当地时间2日清晨,位于黑海的俄罗斯“图阿普谢”海上码头突然遭遇袭击,包含当时停靠在码头的俄罗斯影子舰队油轮“CHAI号”在内,整个码头被大规模的爆炸完全炸毁,相关袭击行动也导致了“ CHAI号”的沉没。
X推主“Special Kherson Cat”补充表示,图阿普谢海上码头是俄罗斯石油公司控制的出口码头,主要负责大型油轮的装、卸货任务,自2013年起正式启用,每年处理约700万吨的货物。“Special Kherson Cat”称,图阿普谢海上码头是俄罗斯原油出口的重要管道之一,认为该码头被炸毁一事,可能大幅影响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能力,对俄罗斯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除了图阿普谢海上码头外,近期还有多个港口传出遭遇袭击的消息。X推主“NOELREPORTS”发布推文指出,近期有一艘拖船在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高加索港的外海突然起火燃烧,引发当地民众的恐慌。虽然目前仍不清楚该艘拖船起火的具体原因,但许多网友认为此事可能与乌军的袭击行动有关。
“NOELREPORTS”的另一篇推文则引用“DniproOsint”公开的卫星照片表示,当地时间29日,位于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布琼诺夫斯克地区的斯塔夫罗伦化工厂突然遭遇袭击,相关攻击行动甚至波及了化工厂旁的聚乙烯储存设施以及出口运输码头,令俄罗斯当局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乌克兰军队近日在多布罗皮利亚附近发动大规模反攻,系统性歼灭被孤立的俄军部队,并解放了包括库切里夫亚尔和扎特绍克在内的多个村庄。
据报导,此次行动的成功部分归功于乌军指挥官刻意放慢推进速度,使俄方军官误判战况,并持续向上级回报“阵地稳定”的虚假情报。
当俄罗斯最高指挥部最终意识到整个防线同时崩溃时,随即下令在沙霍韦地区展开紧急机械化反击。然而,俄军装甲部队在三天内陷入乌方布设的雷区与无人机火力覆盖区。仅第一亚速军团(First Azov Corps)在一周内就报告造成俄军1,226人伤亡、23辆装甲车被摧毁、130辆其他车辆损失,以及39套火炮系统被摧毁。
救援行动全面失败。无人机拍摄画面显示,俄军士兵被困于为寻找掩护而进入的反坦克壕中,成为空中火力的靶标。部署在新近解放林区的乌克兰狙击手持续狙击任何可疑动静。
俄方长期对高层隐瞒战损的做法最终适得其反。当莫斯科终于掌握损失真相时,乌军早已完成防御部署,使每次救援尝试都演变成更大的灾难。
此外,在东线战场上,俄军据点遭乌克兰空军F-16战机投掷的 GBU-39 SDB I GPS精准滑翔炸弹打击。乌克兰国民警卫队“Omega”特战部队第二分队 Hostri Kartusy近日释出新画面,显示俄军在罗丁斯克(Rodynske,位于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赫拉德地区北方)附近遭受重大损失。
影片中可见草地上布满印有俄军标志的帐篷与临时设施,周围散落着多具身着迷彩服的士兵遗体。
乌克兰东部红军城(Pokrovsk)战线近日再掀激战。根据乌克兰及多家外媒报导,乌军情报总局(HUR)局长布达诺夫中将(Kyrylo Budanov)日前亲自率领特战队执行空降行动,突入俄方宣称已控制的地区,并成功夺回红军城以北的罗丁斯克(Rodynske)部分区域。
据消息,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Oleksandr Syrskyi)与布达诺夫等指挥官们亲临前线督战,为防守部队打气,强调“红军城不会陷落”。据《乌克兰广播电视台》(Suspilne)报导,这场特种作战方式是由多架UH-60“黑鹰”(Black Hawk)直升机低空投送突击队至城市北部,目的是打通被俄军渗透小组封锁的补给路线。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指出,乌军近日在罗丁斯克北部及红军城近郊进行反攻,击中多处俄军阵地,成功推进防线,并迫使俄军从该市中心区域撤退。俄方先前高调宣称“完全控制红军城”,如今乌方反攻行动便将该说法悄悄推翻。
根据画面与乌方军方通报,乌军已重新控制罗丁斯克至红军城间主要公路,清除了南部俄军残余部队,并在市区北侧居民区和工业区展开巷弄战。乌军情报单位“黑鹰”特战队则持续低空巡航监控,确保地面部队推进。
布达诺夫被视为乌克兰军方最具象征性的人物之一,曾3度在战场受伤,其中一次被地雷炸伤、弹片仍留体内。乌克兰媒体形容他是“胆识过人的真英雄”,在现代战争中极少见到情报首长亲自带队深入敌阵。
俄罗斯方面则指控乌方的空降行动“遭到全面击退”,并声称已包围红军城与米尔诺赫拉德(Myrnohrad)的乌军。但从乌方公开的地理定位影像可见,乌军仍控制城市北段与通往罗丁斯克的补给通道,并俘虏多名俄军士兵,显示并没有出现俄方所谓的“包围圈”。
乌克兰国防部则表示,红军城战役虽仍在胶着,但乌军已成功粉碎俄军的渗透行动,并稳定北部防线。军方指出,接下来的任务是确保补给线畅通并加强反攻准备,“红军城仍属乌克兰,且将继续如此”。
近期乌克兰哈尔科夫州的交通枢纽城市库皮扬斯克,正面临俄罗斯的再一次冲击,这里曾在俄乌战争爆发后4天被占领,尔后几经易手。乌克兰内政部长伊戈尔.克利缅科(ІгорКлименко)表示,库皮扬斯克局势已得到控制,乌克兰国民警卫队、武装部队和其他安全部门的防御行动正在进行中。
据 X账号《NSTRIKE》贴出的地图显示,乌军已初步分割俄军突出部,占领一座医院及邻近的狭长地带,主要驻扎第114国土防御旅兵力。库皮扬斯克近郊的战线处于一种复杂的状态,若乌军能够维持战果甚至继续推进,便能切断俄军补给线,瘫痪两个区域的作战能力。另一方面,俄军先头部队离库皮扬斯克已相当接近,若两处突出部部队在库皮扬斯克附近完成会师,则乌军先锋反将陷入围困。
《NSTRIKE》称乌克兰的行动由地面部队司令米哈伊洛.德拉帕特(МихайлоДрапатий)亲自指挥,而乌军正试图分割包围俄军的西部突出部。而在顿涅茨克方面,波克罗夫斯克(旧称红军城)战线有部分战斗,X账号《NiKITa》称该地的第155机械化旅近期获得夜战装备。多布罗皮利亚地区上,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亚历山大.瑟尔斯基(ОлександрСирський)表示该地突击部队正在突出部推进,解放了188平方公里的土地。
根据俄罗斯地方官员与卫星影像显示,乌克兰无人机夜袭萨拉托夫炼油厂,在 AVT-6装置附近引发大火。部分无人机试图攻击戊烷-己烷异构化装置,但因反无人机网防护而未命中。
同时,卫星影像显示,日前乌军对图阿普谢(Tuapse)港的攻击已造成明显破坏。至少两枚无人机击中俄国国营能源公司 Transneft的装载终端管线,导致油轮受损。这座位于黑海沿岸的重要出口终端,每年可处理约700万吨原油。
乌克兰海军则宣称,成功打击驻扎在“西瓦什”(Sivash)钻井平台上的俄国精锐部队。乌军除摧毁监控设备外,也歼灭了部署在平台上的俄军反坦克导弹小组。
此外,外国船只在图阿普谢港拍摄的视频显示,11月2日的无人机攻击中,共有12架攻击型无人机袭击油码头。其中小型船只 Nord被摧毁,油轮 POLLUX(载重4万吨)与 CHAI(5.6万吨)起火燃烧,多艘油轮与码头设施严重受损。
乌克兰军情总局则指出,“阿泰什游击队”近期在俄国本土及被占领区内广泛破坏铁路基础设施,干扰俄军后勤运输。同时,乌克兰第14无人机团昨晚对被占领的卢甘斯克州能源设施展开大规模攻击,击中五座变电站,切断该地区大部分电力供应。
这系列袭击显示,乌克兰正加强对俄罗斯后方战略目标的攻势,试图削弱其能源与军事支援网络。
乌克兰军情局(HUR)特战部队近日公布多段前线作战画面,画面中部队搭乘直升机突入俄军防线后方,并在激战中成功打通陆路走廊,让增援部队得以进入城市支援守军。
乌军发布的影片中,可见直升机低空投放特战小组,无人机随即对俄军阵地进行精确轰炸,地面坦克亦在城市边缘交火。乌方称,这次行动目标是阻止俄军扩大对区域主要补给线的火力控制权,并稳定红军城一带的局势。
《Nexta TV》报道指出,空降后的特战单位迅速建立前进指挥所,并与先前潜伏于阵地的 HUR小组会合,随后开通后勤补给通道,确保前线部队能获得持续支援。
除了特战行动之外,乌克兰空军也出动 Su-27战机,并使用美制 GBU-62精准制导炸弹摧毁俄军的无人机指挥中心。同时,在附近的罗丁斯克镇(Rodynske),乌军以制导炸弹攻击俄方指挥所所在建筑;俄军则回以温压弹轰炸当地民宅区。
另据 X帐号“Noel Report”指出,乌克兰安全局(SBU)特战部队的“A行动组”在红军城前线一个月内共歼敌超过1,500人,摧毁39门火炮与多管火箭系统、18套防空与电子战设备,以及20辆坦克、逾60辆步兵战车与532辆各型车辆。报告还称,乌军同时破坏近600处俄军据点与多处弹药、燃料库,对俄方补给造成严重打击。
乌克兰军方近日对俄罗斯境内与占领区多个战略设施发动大规模远程打击,目标包括顿内茨克的“沙赫德”(Shahed)无人机储存与发射基地、伏尔加格勒炼油厂、克里米亚燃料库以及俄罗斯中部的重要发电厂。这是乌军近月来最大规模的纵深打击行动之一,显示其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正迅速提升。
根据乌克兰总参谋部与情报单位“Dosye Shpiona”的报告,11月5日晚间,乌军对位于被占领的顿内茨克机场发动联合袭击,动用了巡航导弹与攻击型无人机,成功摧毁了俄军在当地部署的“沙赫德”无人机发射与储存设施。
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指挥官罗伯特“马扎尔”布罗夫迪指出,此次行动由第414无人系统旅、特种作战部队、炮兵及侦察部门联合执行,经过数月情报搜集与座标确认后展开。袭击造成弹药库、燃料库、无人机准备场地、电力与通讯节点全面瘫痪。
据乌方掌握的情报,该基地当时部署了超过1,000架沙赫德无人机与1,500枚弹头。美国陆军指挥官马扎尔在报告中证实,美军情报与乌克兰特战部队共同参与了此次协同作战行动。
与此同时,乌军无人机也攻击了俄罗斯最大炼油设施之一的伏尔加格勒炼油厂。该厂年加工量达1,570万吨,是俄罗斯南部能源供应关键枢纽。当地传出多起爆炸与火灾,俄方承认有一人死亡。
乌军无人机进一步攻击克里米亚半岛的三个燃料库,地点包括赫瓦尔迪斯克与辛菲罗波尔。俄方表示,其防空系统击落七架乌克兰无人机,但无法阻止大型燃料罐起火。社群媒体上流出的影片显示夜空中爆炸闪光不断,火势延烧数公里可见。
乌克兰方面同时宣称,成功以无人机攻击俄罗斯第三大火力发电厂科斯特罗马 GRES发电厂。该厂装置容量达3,720兆瓦,为俄罗斯中部主要工业地区供电。袭击后该厂爆炸起火,具体损失仍在统计中。
除军事与能源设施外,俄国境内近来频传火车纵火事件。乌克兰军事情报局(GUR)表示,已有数十辆火车头被摧毁,怀疑是“俄罗斯自由”运动支持者所为,目标在于破坏军事运输与补给线。
红军城前线局势进一步恶化。俄军近日集中其最精锐的旅级部队,沿3条主要攻势路线发动进攻,试图完全包围这座顽强抵抗的城市。然而,乌克兰守军在多线反击下成功阻断部分包围圈,使前线陷入激烈的拉锯战。
在红军城市中心,俄军持续尝试将乌军逐出城区,战斗最为惨烈的地带集中于里夫内至 E50公路交叉口,并对 T0504公路侧翼发动猛烈攻击。
西侧前线方面,俄军机械化与摩托化旅正尝试突破穆拉夫卡地区的石油防线,尤其在莫洛杰茨克与乌达奇涅镇附近,双方使用无人机密集对轰,几乎寸步难行。
南部与东侧方向,俄军再度发动包围攻势,但在尝试向米尔诺赫拉德西进时遭乌军无人机击退。东北前线则由乌军夺回部分主动权,乌军日前成功收复沙霍韦镇周边区域,并向扎特绍克镇发动反攻,阻止俄军自南方的推进。
根据最新影片显示,乌克兰国家安全部队(GUR)以一架携带105公斤弹头的 FP-2无人机精准打击俄军在被占领阿夫迪伊夫卡的“鲁比孔”无人机部队总部。这场攻击造成多名俄军军官及无人机操作员当场罹难,总部被彻底摧毁,被乌方视为对俄情报系统的重大打击。
另一段流传影片显示,一架乌克兰空军米格-29战斗机在东线战场上空投下一枚 AASM“铁锤”滑翔炸弹,命中俄军占领阵地;另有乌军战机以精确制导炸弹摧毁俄军在沃夫昌斯克南郊的突击队。这些精准空袭显示乌军仍保持相当的战场主动与技术优势。
虽然俄军仍在红军城方向缓慢推进,但据多方情报显示,其部队正遭受重大人员与装备损失。消息指出,北韩正增派后方部队支援俄方作战,而克里姆林宫也在为动员预备役人员前往乌克兰铺路。与此同时,乌军在多布罗皮利亚战术区推进,迫使俄军几乎全面撤离该区“兔耳形突出部”,成功巩固战线。
乌俄战火持续延烧,乌克兰总参谋部发言人安德烈·科瓦洛夫(Andriy Kovalev)表示,乌军已在米尔诺赫拉德地区完成轮换部署,受伤士兵也顺利撤离,同时新的补给与弹药已经运抵前线。与此同时,后勤支援工作也正在红军城方向同步展开,那里的战斗依然激烈。
乌克兰总参谋部发言人安德烈·科瓦洛夫(Andriy Kovalev)表示,乌军已在米尔诺赫拉德地区完成轮换部署,受伤士兵也顺利撤离,同时新的补给与弹药已经运抵前线。 图:翻摄自X账号@NOELreports
乌克兰军方除坚守防线外,也持续对俄境内展开深度打击。根据最新画面显示,在夜间袭击俄罗斯黑海沿岸的图阿普谢港(Tuapse)时,一架海军无人机引爆,精准命中港区设施,再次重创俄方后勤补给体系。
另据消息,乌军无人机同夜突袭俄罗斯萨拉托夫(Saratov)炼油厂,引发大火,火势在当地持续数小时后才被扑灭。
此外,在罗斯托夫(Rostov)以南的巴塔伊斯克(Bataisk)及亚速海沿岸地区,也记录到两起强烈爆炸。当地居民指出,爆炸前数分钟,天空中曾出现大批无人机编队飞行,怀疑是乌军发动的空袭行动。
在罗斯托夫(Rostov)以南的巴塔伊斯克(Bataisk)及亚速海沿岸地区,也记录到两起强烈爆炸。 图:翻摄自X账号@raging545(新头壳合成)
而在红军城方向,战况则呈现出近乎“末日电影”般的景象。俄罗斯社群媒体 Telegram 流传的影片显示,俄军的突击部队在浓雾与恶劣天气的掩护下推进,数十名士兵骑着改装摩托车、驾驶受损卡车、甚至徒步前行,试图突破乌军防线。有网友形容,这一幕“不是《疯狂麦斯:芙莉欧莎》,而是现实版《疯狂麦斯:阿尔科霍萨》”,战场宛如末世废土。
俄罗斯境内的能源设施再度成为乌克兰无人机的攻击目标。当地时间本周,距离乌克兰超过1,400公里的奥尔斯克炼油厂再次传出爆炸与大火,现场浓烟滚滚、烈焰冲天,市区多处可见火光。据悉,这是继11月初该炼油厂遭袭后的又一次重大破坏,显示乌方无人机的远程打击能力正持续提升。
根据《路透社》及多家乌克兰与俄罗斯媒体报导,乌军无人机深入俄境数千公里,精确击中奥尔斯克石油合成厂的关键生产设施。该厂日加工量约13.2万桶,是俄罗斯最大的炼油厂之一,负责处理高达660万吨原油,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燃料、润滑油与沥青,为俄军提供重要物资。初步估计,本次攻击恐造成约10亿至30亿美元的损失。
乌克兰情报来源指出,无人机可能击中炼油厂内的 LCh-24-2000柴油加氢处理装置或其附近的流体蒸馏管道。该装置是炼油流程的关键节点,负责提升柴油品质与产量。另有专家团体“CyberBoroshno”分析,袭击击中了耗资55亿卢布建造的黏度裂解装置,该系统是2014至2015年间的重要升级项目,可显著减少重质油废料并提高燃料效率,若确实被毁,将对炼油能力造成长期影响。
奥尔斯克炼油厂在去年曾因乌军无人机攻击而停产,当时导致克里姆林宫短期内失去部分“石油美元”收入来源,削弱俄国的战争资金链。本次再度遭袭,可能进一步重挫俄方的能源出口及军事后勤补给。
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之一延长石油公司,近期在最新一轮涵盖12月至明年2月的原油招标中取消了俄罗斯原油的采购。该公司过去每月固定购买一船俄油,如今突然中止,被视为在国际局势紧张之际的策略性转向,显示俄国能源出口正面临更严峻挑战。
北欧与波罗的海的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8国13日展现高度共识,宣布加入由美国与北约主导的“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PURL),承诺投入5亿美元加速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此一重大宣示,是于赫尔辛基举行的北欧—波罗的海国防首长会议的具体成果之一,体现各国在区域安全紧张升高下,持续强化支持乌克兰。
主持会议的芬兰国防部长Antti Hakkanen强调,北欧国家正加紧整合安全机制,以巩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同盟区域的全面防卫战力。
芬兰作为今年北欧防务合作(NORDEFCO)轮值主席国,12日先主持北欧合作会议,聚焦深化国防协作、北约事务与无人机、弹药生产等关键军事物资合作。
哈卡宁指出,北欧空军正朝向平时与危机状况都能共同执行任务的目标迈进,预计下个10年初将部署逾200架新世代战机。为此,各国将持续强化跨境联合行动的制度、流程与指挥整合。这次北欧防务合作会议更首度有各国国防军最高军事长官共同出席,使战略与作战层级协调更紧密。
在地面部队部署方面,军事机动性成为关键。Hakkanen表示,依据去年签署的意向书,北欧目标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部署防卫力量。
此外,北欧各国防长同意扩大区域弹药产能,以提升北欧在军备供应的自主性与长期国防韧性。
北欧—波罗的海国防首长会议合作范围更进一步扩大。除了援乌计划,也承诺深化军事协作与民防备援。两天的系列会议显示,北欧安全合作已从政策协调,加速走向联合作战与产业链整合同步推进阶段,更高度整合的安全共同体已然成形。
近日,乌克兰东部与北部战线同时升温,俄罗斯在顿涅茨克州与苏梅州的攻势相互呼应,乌军则以反击、伏击与首度动用本土长程巡航导弹“火烈鸟”回应,战况持续胶着。
顿涅茨克州战略要地波克罗夫斯克持续爆发巷战。俄军近日对市区内建筑物进行清剿时,一名士兵在楼内遭乌克兰部队近距离射杀。俄军自今年11月集结逾15万兵力,意图夺取该城,但近几周遭乌军反击,乌军已重新控制市中心部分区域。乌军在城市东侧成功压制俄军渗透单位,双方在窄巷与废墟间缠斗。尽管俄军多路推进,但部分攻势受无人机干扰而受阻
在北方前线,俄军于苏梅州瓦拉奇内附近,再度施行代号“Pipe3.0”的隧道渗透行动,企图利用地下管线突袭乌军阵地。然而乌军早已设伏,第一批俄军遭到即时歼灭约半数,其余人员在地道口附近持续零星抵抗。
此类行动延续俄方自2024年起在阿夫迪伊夫卡等地使用的“管道战术”,而最新的“Pipe4.0”行动亦于本月再度失利。此前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亦曾因类似行动遭遇毒气滞留与设备失效,导致人员肺部损伤。
乌克兰总参谋部于13日晚间发布视频,展示四枚本土研发的“火烈鸟”长程巡航导弹升空画面。官方证实其中一枚在俄罗斯奥廖尔上空被击落,其余三枚命中目标,包含克里米亚与札波里热地区的油库、无人机储存场、直升机停机坪以及防空阵地。“火烈鸟”射程达3000公里,是乌克兰首次公开证实使用该型国造武器,被视为减少对西方导弹依赖的重要里程碑。
专家认为,尽管俄罗斯防空仍能拦截部分导弹,但乌方已展现本土军工的进展,使后勤与能源设施成为俄军新的脆弱点。
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14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贴称,乌军已成功使用乌克兰自行研制的“远程海王星”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泽连斯基在帖文中称,乌克兰使用“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和一些其他系统,一夜之间拦截了14枚俄罗斯导弹。乌方将继续加强防空能力,配备能击落弹道导弹的专用系统。
泽连斯基说,作为对俄方持续袭击的回应,乌军在夜间成功使用“远程海王星”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他还称,“乌克兰导弹几乎每月都在取得越来越显著且精准的战果。”
截至发稿前,俄罗斯方面暂未就上述消息作出回应。
8月25日,乌克兰首次公开展示了R-360“海王星”巡航导弹的远程改进型,即“远程海王星”导弹。“海王星”导弹为乌克兰自行研制的反舰巡航导弹,射程约290公里。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升级版的远程版本“海王星”导弹射程可达1000公里。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副局长斯基比茨基(Vadym Skibitskyi)稍早透露,朝鲜已大幅减少对俄罗斯的弹药供应。朝鲜自2023年以来提供俄罗斯650万枚炮弹,但今年的供应量却下降了一半以上,到了上个月提供的更大部分不堪使用。
乌克兰通讯社RBC Ukraine稍早报导,斯基比茨基指出朝鲜减少供应俄罗斯弹药的原因很简单:能够提供给俄罗斯的炮弹库存已经耗尽。
这位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副局长表示,俄罗斯在9月没有收到任何朝鲜交付记录,10月也只有少量交付。然而,上个月运抵的弹药中约有一半过于陈旧,需要送往俄罗斯工厂进行翻新。
去年乌克兰打进去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后,数千名朝鲜士兵与俄罗斯军队并肩作战,此举旨在减轻俄罗斯在其他地区部队的压力,并在潜在的和平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
朝鲜提供俄罗斯军火与兵源,交换到的利益之一是无人机。
斯基比茨基补充说,朝鲜已开始大量生产FPV无人机和大型中程作战无人机,但他没有具体说明生产规模。“他们正在学习,他们正在研究(这场战争中的)经验,以便在自己的领土上扩大生产。”
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今年稍早已对西伯利亚铁路实施了破坏行动,中断朝鲜向俄罗斯运送武器。
昨晚到今早,乌军给俄罗斯来了一记突如其来的狠招——攻击了黑海边上的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无人机群加远程导弹,把俄罗斯在黑海的石油库烧成火海,而俄军专门设置在那里的先进的S-400防空系统也被炸成了烟花。
说起这个被乌克兰突袭的新罗西斯克港,它可是俄罗斯黑海的“石油心脏”,每天吞吐220万桶原油,相当于全球供应量的2%。对普京来说,这个地方就是每天收入7000万美元用来支持战争、买武器弹药、给士兵发军饷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昨天晚上开始,乌克兰自己研制的“长程海王星”巡航导弹像幽灵一样飞过来,这种导弹是从“海王星”基础型导弹改进而来,注意看图片中上下导弹的对比,下面的“长程海王星”射程从200公里延长到1000公里,弹头可装载260公斤高爆炸药,再配上攻击无人机群,对港口持续轰炸了几个小时。这次攻击是典型的乌军突袭战术,先用无人机扫清驻扎在港口的俄军S-400防空导弹阵地,摧毁了4座S-400发射架和两部雷达,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两张卫星照片是轰炸前后的变化。而被炸后现场出现了蘑菇云状的火球,应该是导弹燃料库也被炸了。
新罗西斯克港的石油转运终端,是由俄国铁路巨头运营,是俄罗斯南部最大的油轮装载中心,能停14万吨级的巨轮。一夜之间,油库起火,管道网和泵站全毁,两个港口的主泊位——1号和1A码头直接瘫痪。
更戏剧性的是,港口里还有一艘挂塞拉利昂国旗的民用集装箱船,被轰炸的碎片擦中,船上三名船员受伤。船上的土耳其水手从甲板上拍下了乌军突袭时,整个港口各处被炸、而俄罗斯各类防空火力一起开火密集反击的场面:夜空像烟火节,爆炸声震天。
真的是很佩服俄罗斯媒体的淡定,今天,俄媒统一使用官方表述,承认部分设施受损,但伤亡报告轻描淡写:市区一平民伤,船上三人伤。而乌克兰总参谋部表示,精准打击了俄方港口目标,没有大规模平民伤亡。其实这次乌克兰的突袭中有个对军迷来说不同一般的地方,就是乌军这次派出了F-16战机参与了攻击。
近期因为俄军防空能力大幅减弱,乌克兰空军已开始动用F-16战机对俄军实施更深入的打击。最近乌克兰方面放出一段视频,是乌军地面维修技师在对F-16战机进行维护工作,据报道,为F-16执行任务做准备,他们需要每天进行多次维修,协助战机执行几十次出击任务。乌克兰军方向媒体透露,在近期俄罗斯对乌克兰空袭期间,乌军的F-16战斗机一晚上发射了45枚空对空导弹,拦截俄罗斯的巡航导弹。
泽连斯基前阵子就放话,乌克兰近期的战法是为了“限制俄罗斯石油工业和战争融资”,断了普京可以持续战争的供血系统。这次打击的新罗西斯克港不是单纯的民用港,它还支撑著俄罗斯黑海舰队和对乌战争前线的补给。西方的制裁让俄罗斯石油出口不得不绕道黑海,新罗西斯克港是关键通道。同一夜,乌军还打了萨拉托夫炼油厂和恩格斯燃料库,引发爆炸和火灾。乌克兰这一手,就是在玩泽连斯基提到的“经济绞杀”战略。
说完黑海,再来关注全球最热的战争焦点:乌克兰东部的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这里的战况更像一锅沸腾的粥,俄军不断增加兵力猛攻,乌克兰则使出浑身解数顽强顶住。从11月10日到今天,俄军在红军城方向伤亡近800人,55辆装甲车和300架无人机被击毁。单是过去24小时,乌军总参谋部报192名俄军阵亡、4辆坦克8辆装甲车被炸飞。红军城是顿涅茨克的交通枢纽,俄军这一年来陆陆续续集中了15万兵力——包括第51联合军团和第2中央军区,一直想拿下红军城。
有人可能觉得战线那么长,为什么一定要在红军城这里拼命?一方面是宣传的需要,普京需要在一个众所瞩目也众所周知的城市取得“胜利”来安抚国内;另一方面,拿下这里,能切断乌东战线乌克兰的补给枢纽,方便俄军后续推进。但乌克兰不但顶住了,现在正在为大规模反攻做铺垫。
在红军城外围,乌军使用美国提供的精确制导炸弹JDAM,打击俄军的后勤线、集结点和指挥部。第7空降突击旅切断了塞利多夫到红军城的道路,也让乌军能够一个个歼灭俄军的突击小组。下面的视频就是一次空军、无人机和地面部队配合消灭俄军的作战全过程。
今天,乌克兰空军战机也投入了战斗,在红军城外围的俄军战略补给线上投下两枚重型滑翔炸弹,此路线也是俄军装甲兵团前进的要道。
红军城有个“姊妹城”叫米尔诺格拉德,本来是个煤矿重镇,俄军从11月初就盯上它,可能是觉得升旗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宣传:不需要真打下城镇,只要照一张照片就能上热搜,到时配个标题“解放顿巴斯”或“乌克兰又一城沦陷”,不用玩命又宣传效果佳。
13日夜里,俄军派小分队摸进废弃矿场,偷偷地在一个废弃的矿塔上把俄罗斯旗帜升起来,拍个“胜利照”发网上可以稳定民心宣传造势。但乌军的反应神速!第7空降突击旅的侦察兵发现了俄罗斯旗帜,无人机一过,旗杆直接被炸飞,这面旗没挂过一夜,就变成了烟火。乌军不仅炸了旗子,还借机清扫了周边俄军渗透点,那只俄军小分队也被打散。
从俄军最近在红军城的攻势显示,俄军指挥部不知道是因为情报失误,还是内部指挥混乱,反正是没按常规出牌:并没有集中兵力先收紧包围圈,而是分散夺取周边定居点。如今,俄军占据了红军城城南的高楼区,但在城北的灰色地带和铁路周边,与乌克兰守军打成了拉锯战。俄军近期损失惨重:10月一个月在红军城内外损失了2万5千人,被外界称为是血腥的“巴赫穆特2.0”。乌克兰总司令瑟尔斯基表示,乌克兰军队已找到应对策略,已经轮换部队并且开辟了新的补给线。军事专家分析,乌军以红军城为据点,生生地拖了俄军半年,终于等来了冬季,泥泞的冻土更有利于防守,俄军的机械化优势现在变成劣势,而乌克兰在红军城的反击战随时都可能开打。
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州一直是普京首先要拿下的地方,而在顿涅茨克州内,并不是只有红军城一个热点,在另一处战略枢纽多布罗皮利亚。今天早晨天还没亮透,俄军抓住浓雾的机会,派出超过十辆各类装甲车直扑乌军阵地。从8月11日开始,俄军集结了上千兵力,目标是切断补给线拿下它,从这里还能开辟新战线,从北部威胁红军城,让俄军的包围圈更容易合上。
俄军本来是想利用雾大,无人机看不清,装甲车突击能速战速决。但现实是乌军对此早有准备!光纤无人机在雾中穿梭,热成像和雷达一扫,俄军车队的轮廓暴露无遗。结果,俄军的两辆T-90坦克直接被炸成火球,四辆装甲运兵车碎成零件,还有一辆坦克和两辆运兵车瘫在了路边。
乌军的这次胜利可不是靠运气,而是乌军总结出的雾中战术:先用AI辅助的新型无人机侦察定位,然后精准投弹。据战场通报,俄军这波偷袭除了装甲装备外,还损失至少五十多名步兵。其实,在上个月16日类似的一场大规模装甲袭击中,也损失了二十多辆装甲车。这次重演,证明俄军前线指挥还在用二战思维:人海+坦克。乌克兰总参谋部数据显示,东线俄军装备损失已超五千辆坦克装甲车,而对此,乌克兰无人机的贡献率高达70%。
在俄乌战场上还不时会出现科技亮点!最近,乌军研发的无人地面载具K-2,一种装甲厚、遥控精准的无人战车罕见地发动直接打击。它扛着20公斤的炸药包,冲向目标,强烈的爆炸让周边的俄军士兵死伤多人。注意看视频里的那个原来在公里上行进的K-2无人战车,绕下公路,最后追进公里桥下爆炸的场景。
近期俄军汇集大规模兵力,对顿涅茨克的红军城地区发起猛烈攻势,并不断寻找机会对该地区进行渗透,与当地的俄军部队展开激烈交战。随着俄军的攻势逐渐加强,乌军也积极进行防御,并持续透过破坏俄军军备、阵地的方式,削弱俄军的进攻能力。
“rainbow7852”透过 X发布推文,引用乌克兰总参谋部发布的声明称,在过去24小时的时间内,驻守在红军城地区的乌军士兵总计击毙192名试图入侵的俄军士兵,并摧毁4辆坦克与8辆装甲车。该声明表示,在俄军对红军城发动大规模攻势后,短短5天的时间内,俄军总伤亡人数就达到524人,至少55件地面军事装备被摧毁,被击落的俄军无人机则预估超过300架。
X推主“Euromaidan Press”也发布推文补充表示,俄军近期积极的对红军城进行渗透,甚至准备在低可见度的浓雾中发起入侵行动。然而,许多俄军部队在接近红军城后,就成为乌军无人机的打击目标。“Euromaidan Press”进一步指出,即使俄军士兵成功渗透进红军城,也可能在建筑物内遭到乌军无人机追击,渗透作战的效果十分有限。
X推主“NOELREPORTS”则分享视频,展示乌军第27切尔斯克旅的“激光大队”以无人机投掷炸弹的方式,摧毁俄军“山毛榉”、“黄蜂”防空系统的画面,持续削弱著俄军的防空能力。与此同时,乌克兰空军的飞行员也驾驶着战机,袭击俄军在扎波罗热州的斯捷普诺戈尔斯克地区建立的阵地。
“NOELREPORTS”表示,在俄军完成建筑工事前,乌克兰空军就已先后两次针对该镇地发起精准打击,一名飞行员甚至透过无线电系统大喊“我的扎波罗热?想都别想!”,展现出阻止俄军入侵的强烈决心。
X推主“Xena”指出,目前 FPV无人机已经成为俄乌战场上最令人恐惧的威胁之一,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破坏敌军的车辆并攻击任何移动中的目标。“Xena”称,面对俄军的 FPV无人机威胁,前线乌军部队仍持续坚守阵地,并以坚定的决心、沉着的心态以及无比的勇气持续战斗,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们日复一日的抵抗,是深爱他们国家的最有力证明”。
周一上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维拉库布莱空军基地,迎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双方随后视察了法国的“阵风”战斗机、SAMP-T防空系统以及无人机系统。
泽连斯基海风和马克龙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书。乌克兰将向法国购买最多100架“阵风”战斗机、8组SAMP-T防空系统、雷达系统、无人机,以及防御所需的导弹和导引炸弹。
这项军售预计将持续约十年,明年开始生效。双方召开联合记者会,公布更多协议细节。
法国总统马克龙:“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挑战,我希望到2027年能够实现和平。”
泽连斯基周一推文表示:“这次会面高效、实用,加强了我们的防御”,“让我们踏上了一条重要且意义深远的安全之路。”
两名知情人表示,这份协议将有助乌克兰扩增到250架战机的目标。
乌克兰军方近日宣布,第 59 旅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新巴甫洛夫卡镇成功收复,俄罗斯侵略军试图突破前线的行动遭到挫败。据报导,该地区俄军突击小组已全面被消灭, 15 名侵略军士兵被击毙,另有 2 人被俘,现场形势由乌军控制。新巴甫洛夫卡轴线为交通枢纽,对两军的战场补给至关重要。
前线消息指出,乌克兰第 110 机械化旅的一名无人机操作员精准操作,成功将一枚手榴弹投掷至俄军藏身的战壕中。一名俄军士兵企图将手榴弹投回阵地,但因操作失误,导致阵地遭受反击,战果显著。此举有效打击了俄军士气,并为后续清剿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乌军在收复镇区过程中,成功摧毁了俄罗斯的弹药库及备用弹药设施,阻断了敌方的后勤补给。第 59 旅与增援部队协同作战,迅速清理当地敌军据点,保障前线安全。乌军官员表示,对这类突击行动的准备和精准打击能力,是收复失地的重要保障。
“亚速”持续派遣无人机对俄军进行攻击,摧毁其人员与装备。联合作战行动显示,无人机的情报搜集与精准打击能力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关键优势,对乌军维持战场主动权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新巴甫洛夫卡地区仍在清剿行动中,乌克兰军方持续巡逻并加强防御,以防俄军再次试图突破。前线官员表示,乌军将保持高度警戒,并持续利用高科技装备及战术优势,确保地区安全与前线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