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373527271 于 2019-2-14 11:30 编辑
塑性:包括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Z向性能)。 塑性主要与组织的类型和组织的均匀相关,主要作用是材料受力变形时能调整局部高峰应力使之趋于平缓减弱应力集中。首先要保证组织中有一定比例的软相,铁素体、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是典型的软相组织。其次,要保证组织的均匀性,减少偏析、晶间析出。 工程上粗略划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指标是延伸率,延伸率大于5%称为塑性材料,塑性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一般是不同;延伸率小于等于5%称为脆性材料,例如铸铁和陶瓷,脆性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一般用发生0.2%变形时的应力当做屈服点。一般来说脆性材料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工程中主要用于它的抗压性能,但铸铁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是相同。延伸率越大,弹性越好。 端面收缩率又称Z向性能,应用于钢结构设计中,如梁、柱、桁架等。结构钢在厚度方向承受力时,会出现层状撕裂,断面收缩率越高说明抗层状撕裂性能越好。钢板或者型钢多为轧制钢,钢材在轧制过程三向性能是不同的,沿轧制方向性能最好,垂直于轧制方向次之,厚度方向性能最差,厚度方向会出现分层。偏析、非金属杂质是导致分层的主要原因,要严格控制硫琳化物、硅酸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