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7|回复: 0

互联网创业“补贴式”烧钱在2017年已成末路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66367
发表于 2017-2-13 21: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鸡年春节已经过去,以往巨头用真金白银圈地圈用户的红包大战,在微信、支付宝相继宣布退出后显得异常落寞。类似红包大战这种以“补贴”圈地的互联网独有的商业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反面案例,使得创投圈开始反思。尤其是曾经以“补贴式”烧钱获得成功的美团、滴滴、饿了么等新兴巨头,一年来分别陷入不同的商业困境,烧钱所带来的后遗症逐渐显现,预示着未来曾火爆一时的“补贴式”烧钱,或将随着市场的成熟终成为历史。
近日,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关滴滴涨价和打车难的讨论喧嚣尘上。以往滴滴与众多对手的烧钱大战,成为移动互联网创业界奇特的一景,一单打车分别补贴用户和司机高达10元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日。近年来随着滴滴步入商业变现期,补贴的减少抽成的增多,除了引起用户对打车越来越贵表示愤怒外,平台上司机对抽成比例的增加的抱怨也一直是外界关心的问题。
如果说年底各级官方对网约车的限制性法律法规、春运导致的司机减少等因素是外因,而滴滴作为一个如今估值已经千亿人民币规模的新兴巨头,变现压力导致的用户心理诉求不满才是问题根源。自A轮300万美元到去年6月最高的一轮总额73亿美元融资(此后融资未停),五年时间内滴滴完成了菜鸟向独角兽的蜕变。然而如此高的估值让滴滴骑虎难下,未来无论是上市还是自我造血图谋新出路,提高变现能力都将是唯一出路,在民怨沸腾之下,烧钱得来的帝国,内外交困中能坚持多久让人生存疑虑。
同样的问题,在美团、饿了么身上一样存在,从2010年至今,美团与后来合并的大众点评双方融资总额已达到57亿6400万美金,从当年的百团大战到后来扩张至外卖、电影票、酒店业务,一路走来美团烧钱不止。为了讨好用户,美团不得不在提高平台商户佣金上下手,导致大量店主对此不满,2016年多地餐饮商家集体抵制美团,今年1月浙江《现代金报》就报道仅宁波一地就有多家酒店出逃美团。
以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为代表的的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去年被央视等媒体屡次炮轰“黑外卖”事件,归根结底的问题,就是商业变现与打擦边球的矛盾使然。1月份,因不满被投诉,饿了么送餐员发“放屎”短信报复用户的报道,掀起了互联网舆论轩然大波。这背后,是送餐员职业负荷强、罚款重、安全无保障等生存问题重压下爆发的一个特例,虽然平均7000元的工资让送餐员工作看似还算不错。但糟糕的就业环境和苛刻的KPI重压,每天十余个小时高强度穿梭在城市里,送餐员挣的每一分钱都带着血汗,服务“态度”差无可避免。
“补贴式”烧钱模式,看似让这些巨头们获得了短时间内的火箭式成长,当用户心理“低价”认知养成时,面临着讨好用户与商业变现压力的矛盾。有的如滴滴靠提高客单价,有的如美团依靠对商户的进一步压榨,有的像外卖平台依靠打擦边球与铁血KPI逼迫员工。虽然他们的处境让人惋惜,而这些深陷困境的巨头们无论如何如今还“活着”,万千失败的O2O公司下场更为悲壮。自2015年开始,那些数不胜数的把“补贴式”烧钱作为标配的O2O创业公司,甚至连深陷泥潭的门票都未捞到,更成为赤裸裸的反面案例。当华为手机的余承东开始大谈提升利润,就连小米在2016年也推出高端机MIX,黎万强在公开场合少有的称MIX的定价可以让小米赚钱。2017年在越来越多巨头们商业思维的转变下,整个互联网创业曾成为标配的“补贴式”烧钱似乎已经到了末路。
科技教主乔布斯,曾有一个经典的经营哲学“让顾客占便宜而不卖便宜”。一语揭露了商业的本质,这句话背后隐藏两个含义,首先顾客的消费心理是习惯占便宜,其次企业不该将便宜作为经营手段。以该定律分析中国互联网创业“补贴式”烧钱的兴起,违背着商业上的根本规律。创业公司推出一项产品或服务的原始价格,会在用户消费心智中定下最早的印象,占便宜的固有思维,会让此后任何提价的错失都面临着巨大商业风险。

总结一下,“补贴式”烧钱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弊端:
首先,补贴会吸引大量非刚需用户,忠诚度低流失严重。作为早九晚五地铁一族,除特殊情况很少打车。类似的用户并不在少数,补贴带来的他们除了为创业公司融资时创造漂亮的数据,几乎没有其他贡献。O2O出行由于滴滴成功的多次合并及市场需求量大,这一现象尚不明显,在一些低频的O2O烧钱行业,这种现象的存在几乎是致命的,比如曾发生大规模倒闭潮的洗车O2O。
其次,靠补贴刺激增长过度依赖融资,资金链断裂几率指数级增长。有着O2O家政鼻祖称号的美国硅谷创业公司Homejoy,于2012年7月成立,2013年3月获得17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后,又在2013年末获得总计3800万美元的A轮和B轮融资。快速的融资,让Homejoy开启疯狂扩张模式,2014年前后陆续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地启动了业务。虽然硅谷创业也极度信仰规模比营业额更重要,但Homejoy却做得有些偏激,祭出大举折扣吸引用户,当C轮融资受阻后,资金链断裂让Homejoy成为了美国O2O家政第一家倒闭的公司,反观同期融资不占优势的客单价更高的竞争对手Handy、Helpling却活的一直不错。
另外,烧钱补贴已成行业毒瘤,差异化优势不再战术意义丧失。当资本盲目追逐表面的规模和数字时,行业里只要有一家开始烧钱,其余竞争对手皆会群起响应。如果说烧钱补贴以往因为其稀缺性,还可让首个尝试烧钱的创业公司因补贴产生差异化优势,能获得比烧钱更有价值的回报。而当全行业对烧钱补贴早已稔熟于心,一家烧钱政策的推出往往会引来全市场的跟进,这样的烧钱补贴已成为一种零和游戏,其战术价值的丧失,让烧钱补贴意义不再。如2015年外卖平台的烧钱混战,用户在首单高额补贴下,吃完东家吃西家,这样的补贴大战,还有什么实际的商业价值呢?
最后,烧钱易滋生用户心智依赖,涨价后遗症考验创业团队的运营实力。上文滴滴、美团、饿了么等新兴巨头,因为用户对涨价的反感,各自有着不同的应对策略,然而由于补贴造成的用户心智对“低价”的固有印象,无论是粗暴涨价、还是靠剥削B端还是牺牲服务质量,最终所有策略的落脚点都会回归由用户买单的怪圈。这种天然的矛盾性,大大加重创业团队的运营负担。即使创业公司依靠烧钱做到行业绝对垄断者,但变现期潜藏的铺天盖地用户负面情绪,总是横在创业公司成长之路上的定时炸弹,一旦创业团队运营实力无法解决矛盾,将会引发大动荡甚至造成创业公司半路夭折。
2017创投界将迎来大变局,创业烧钱自然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最大助推剂之一,然而过火的违背商业本质的“补贴式”烧钱,将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随着成熟的商业思维对这种模式的集体反思,退出历史的舞台。正如乔布斯所说的那样,“让顾客占便宜而不卖便宜”,当你用补贴让顾客有了占便宜的错觉,等到资本压力逼迫你涨价时,又能凭借什么来挽留用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6-19 01:24 , Processed in 0.08906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