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办的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辽宁沈阳落下帷幕 第十二届“振兴杯”大赛期间,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近来自东北国企一线的选手,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冷暖与甘苦,了解他们对东北振兴的期盼与努力。 收获与困惑 32岁的王超是一名维修钳工技师,他在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已经工作了13年。今年代表黑龙江省参赛的他曾获得过不少荣誉,包括钳工比赛厂内比武第四名、青年岗位之星、公司岗位技术能手等。王超对主修数控设备、液压系统方面相对擅长。公司对技能人才很重视,2012年,王超被公司派送德国交流。半个月的学习,王超对数控卧式深孔车床、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德国对精准度的高要求、丰富的生产经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做维修钳工需要能吃苦,多看多练。公司里技能比武氛围很浓,年轻人想发展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培训交流的机会,技术高的可以在公司内部评为专家,待遇也会有相应的提高。从哈尔滨某职业院校汽车修理专业毕业的王超刚到公司时“两眼一摸黑”,尽管有师傅带,但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摸索,积累经验。有一年,一个发电机大机组壳体需要抢修,王超从早上8点一直抢修到次日凌晨4点才完成任务。 刚上班的时候,王超听师傅的话像“鸭子听雷”,又“脸儿小”不好意思问,遇到比较严厉“嘴黑”的师傅,会被训得比较狠。那时候,加班到晚上10点钟是常事。为了解液压阀工作原理,王超有时会抽一口烟,用手简单把阀门上面的机油擦干净,嘴对着四个孔吹,看烟从哪个孔出来。机油粘的满嘴都是,打肥皂洗上几分钟才能洗掉,即使洗掉,机油味道会也留在嘴里小半天。那时,他每天脏的像个泥人,手一天洗四五十回,用锯末子、用沙子反复清洗也洗不干净。 苦,但师傅也会开导他:“现在不吃苦,面对困难就退缩,将来怎么有能力应对生活。”随着一个个问题解决,王超慢慢有了成就感。 现在,有着10多年工作经验的王超一周能休息一天,加上公司各种补助,税后工资每月到手不到3500元。“哈尔滨房价三环外约7000多元一平方米,三环内一万多两万的都有,靠父母出首付才勉强贷款买了套小房子。”王超说,维修钳工被定为二线岗,有时被误认为一天“没啥活儿”,其实自己一天工作时间8小时都不闲着。现在每年更换的数控设备精度要求高,有的龙门铣床维修精度不能超过1毫米的2%,设备越来越精致,维修也很耗时间。王超带过的四五个徒弟基本都离开了,现在只剩下一个刚带了不到一年的徒弟。王超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每月孩子托儿费等花销就近2000元,加上还要还房贷,经济的压力让他倍感沉重。 王超的同学有不少分配到工厂后,工作几年就离开了,有的送快递,有的送外卖。“干个技术活儿,貌似没有达到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王超有点儿困惑:毕竟自己在维修钳工领域也深耕了十几年,刚工作时15个人负责60台设备,现在22个人负责340台设备,包括很多进口设备,工作压力大了,相比刚上班时每月赚到1200元,现在工资虽然涨了,但物价这么高,还是也有点儿吃不消。
31岁的李嘉,已经在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了12年。作为一名大修钳工,他擅长设备综合修理、设备精度调试。“我们工作很忙,现在到半年以后的工作量都排出来了,设备像汽车大修一样一台台进来。一般设备使用8年到10年就到大修周期了,比如电器线路老化等,我们要尽量恢复出厂精度,每周基本能休息一天。关于机修车间的理论培养,公司、部门有自己的技术员进行培训,总厂也有定期培训,平时提升主要靠自己”。 团队工作各有分工,一台大设备由5到8人维修。“就像修汽车,有的修发动机,有的修变速箱,有的修底盘,如果技术不过硬就仅能干力工的活,因此大家都希望自己技术上能有所精进。”李嘉说。 设备修理行业成长周期长,五六年可能仅是个学徒水平,新来的都挺有干劲儿,但慢慢地一些人就懈怠了。 李嘉的工资每月税后约3000元,这还是工作了12年后涨的,刚进厂的工人工资更低。李嘉今年买了一个62平方米的房子,为上班方便,也因为买不起车,就买在了3环内,单价也要1万1平方米。父母出了30多万元,加上他们小两口的积蓄,勉强付了房子的首付。“每月要还房贷,小孩今年才1岁半,各种支出算下来,每月压力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