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royne 于 2016-10-21 16:25 编辑
对高射机枪的研制始于1959年,研制对象首先是54式12.7高射机枪,这是按照苏联1938年式ⅢK型仿制的产品,全枪重157公斤,在中国西部高原、南部山区和水稻田地区携行非常困难,经常跟不上步兵营、团的行动。 在防空战斗中,该枪初速低、射程近、瞄准方式落后,加之火力密度小,射击效果很差,在实战中防空不力,反易暴露目标。
54式12.7高射机枪的缺点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和援越防空战斗中显得尤为突出。部队指战员要求改进这种机枪。
1959年到1985年,研制工作分两路平行发展:一路是重新研制全系统,挫折多而成效甚微;一路是在不变动枪弹的前提下改进枪械,效果较好。这是一页值得反思的历史。 .
.
.
重新研制枪弹和枪械。始于1960年,终于1973年,历经三起三落。 .
.
一、 1960年1月,xx部要求研制营属高平两用机枪,并决定由xx研究所进行论证,x机部x局安排xx1厂(弹厂)、xx6厂、xx6厂、xx5厂(药厂)参加。同年7月,新研制的10.5毫米口径枪弹与54式12.7枪弹进行对比试验,穿甲和燃烧性能优于12.7弹,远距离性能尚待考核。 1964年4月,向军队各总部首长进行枪身样枪的汇报表演,获得成功。8月,在张爱萍干预下,落实了改进枪弹的试制任务,并在白城靶场进行第二次试验,结果是:除1500米穿甲性能略低于12.7枪弹外,其余指标均达到要求。 军队认为这种弹重量轻、体积小、仞速高、近距离威力大于12.7枪弹,对于提高高射命中率、减轻武器和弹药全系统重量有明显优越性,应转入设计。 工业部门认为没有特别重大的优越性不宜改变枪弹,主张改枪不改弹。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项目遂告停止。这是第一次起落,历时近四年。 二、 1967年秋,国防科委向lxx所、xxl厂、xx6厂、xx5厂、xx6厂、xx7厂、xx学院等7个单位以及48xx部队下达研制新型团属高射机枪的任务。要求大胆采用新技术,使新枪威力相当14.5高射机枪,重量相当12.7高射机枪。 1968年春xx所组建了由所、厂、部队的技术人员、工人、干部组成的专业连队。枪弹研制工作处于先行地位。研制组在国防科委x局、xx部指导下于8月确定基本方案,决定采用次口径脱壳弹、钝感火药、x弹形、xx燃弹壳等技术措施。 10月,xx1厂组织以老工人为主的突击队开展新枪弹研制工作。研制人员热情很高。各所、厂的研制工作相继展开。1969年8月,xx所枪弹组长郭逊卿在试验中负伤,右眼失明,但试验仍在xx学院李禄荫主持下继续进行。 研制组采取活动弹膛、轻型枪架、简易向量瞄准具等技术措施。瞄准具在xx7厂设计,全枪试制在xx6所和xx6厂进行。
12.7mm穿甲弹、燃烧照明弹、脱壳穿甲弹 随着1968年寒冬的来临,“清理阶级队伍”也进入高潮,气氛肃杀,人人自危。1969年春,批判“二月逆流”、“大科研主义”,又刮起了研究所散伙风,人心日散,工作渐松。此外,xx部下达工厂的1969年科研计划中,又撤掉了团属高射机枪项目,这个由7厂所协作,曾轰轰烈烈的重点项目,遂告流产。
|